香港文匯報訊(記者 吳婉玲)隨着科技發展,共享經濟的理念近年亦在香港冒起,甚至湧現一批共享經濟創業大軍。共享經濟概念雖然帶來商機但同時為初創企業迎來不少挑戰。滙業財經集團昨舉辦「共享經濟與初創機遇論壇」,邀請多位嘉賓進行交流。滙業財經主席區宗傑認為,香港政府和初創企業未能做到足夠的溝通,共同探討雙贏的局面。

滙業財經集團昨舉辦「共享經濟與初創機遇論壇」。 香港文匯報記者彭子文 攝。
(右一為數據架構師有限公司 BDA首席運營官關伯明博士)
冀政商加強溝通締雙贏
區宗傑致辭時表示,初創企業面對的困難多得很,無論政府和業界都各有要求,當中最困難莫過於兩者的溝通。政府需要維護市場利益和既有政策,共享企業則期望可將資源有效分配的同時,能夠開拓共享市場,惟暫時在香港未見有擔當溝通者的角色出現。
他又指,由於共享經濟近年興起,不少初創共享企業仍然處於摸索生意模式階段,營運往往遇到不少困難。共享創業家有必要為業務訂立一個清晰定位和目標,甚至物色專業財務顧問提供適切財務支援,才能持續拓展業務,日後朝着明確的發展方向邁進,實踐個人創業夢想,並為社會帶來進步和得益。
零散不完整 礙建大數據
共享經濟產業往往涉及資料數據採集,不過智慧城市聯盟大數據工作小組主席關伯明認為,現時香港在大數據方面的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。
他表示,缺乏有效的移動支付供應者時,共享經濟的成功則會減低,因為現時數據就等於黃金般值錢。在香港,做大數據有很多問題,例如數據零散化,數據不完整,以及數據搜集成本高於能夠產生的價值。
至於共享經濟為初創企業帶來的商機,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主席張仁良就認為,過往的經濟模式是由店舖或商家集中銷售及提供服務,而共享經濟講求供應者多元化,人人都可以是供應商,因此可以制定更個人化的服務去迎合不同需要。這一點特別有利初創者,他們可以透過小規模生產快速回應市場需要,以及透過提供特色產品,獲得競爭優勢。
八成港人曾參與共享經濟
羅兵咸永道全球,中國內地及香港科技、媒體、電訊行業主管合夥人周偉然指,有第三方研究機構曾訪問香港12萬位互聯網用家,發現30%受訪者一年最少會有最少8個共享經濟相關交易;有82%曾參與共享經濟相關交易,反映共享經濟交易在香港非常普及。
他續表示,共享經濟的出現,會令打工仔多了時間和靈活性,不過或會引申就業上或勞工的問題。勞工及醫療保險或退休金福利,都可能是共享經濟越來越繁榮而出現的就業社會問題。
羅兵咸永道周偉然:有82%受訪者曾參與共享經濟相關交易,反映共享經濟交易在香港非常普及。
滙業財經主席區宗傑:香港政府和初創企業未能做到足夠的溝通,共同探討雙贏的局面。
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主席張仁良:共享經濟講求供應者多元化,人人都可以是供應商,因此特別有利初創者。

如果你對大數據分析有興趣,請於下方訂閱我們的博客,或者關注我們的Facebook:/bigdataism; LinkedIn 領英專頁